ge數字化重塑的啟示:調整陣型 再戰工業互聯網!
來源:發布時間:2019-10-14
ge數字化重塑的啟示:調整陣型 再戰工業互聯網!
來源:中國華能作者:王子晨2019-10-12 09:48:57
關鍵詞:
打響“工業互聯網”第一槍的ge(美國通用電氣),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工業巨頭,如今市值卻縮水至巔峰時期的15%,其數字化轉型受挫,也是眾多工業企業面臨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把刂f地圖,找不到新大陸”,在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格局未定、處于發展戰略窗口期的大背景下,ge走過的彎路為我國企業探索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行穩致遠提供了重要的警示借鑒價值。
(來源:中國華能 作者:王子晨)
ge的數字化重塑之路
“工業互聯網”一詞最早由ge提出,ge堅信這就是工業的未來,并率先啟動了自身數字化轉型。
2012
ge發布《工業互聯網:突破智慧與機器的界限》白皮書,廣而告之“要建立一個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并指出工業互聯網的關鍵價值點在于“持續優化”,而不是立刻、大幅度提高資產和運營效率。
2013
ge擴招研發人員,重金投入工業互聯網研發,并于當年推出了第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ge將其比喻為“工業互聯網的roid/ios系統”。該平臺完全開源,希望吸引全球用戶與獨立軟件開發商通過predix來實現定制化的行業應用開發,再通過采集分析海量工業數據,優化生產流程、節約能耗成本。
2014
ge與ibm、思科、英特爾等it巨頭組織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在美國政府提出的“再工業化戰略”的加持下,希望通過新的技術、標準、商業模式來“重新定義制造業”。
2015
ge將系統內所有數字化職能部門整合為統一的數字化集團——ge digital,并高調宣布要在五年內躋身全球十大軟件公司行列。
2017
2017年本是美國經濟和工業企業高歌猛進的一年,當所有企業都揚帆遠航時,ge的帆卻破了:predix始終沒有帶來預期的財務回報。由于業績低迷,ge股價慘遭腰斬,次年其股票被移出道瓊斯工業指數(djia),這是ge122年來的頭一回。
2018
2018年底,低谷時期的ge宣布成立一家獨立運營的工業互聯網公司,這個新公司將擁有自己的品牌、身份、股權結構,其資產就包括ge五年來苦心經營的predix。
如今,ge的工業互聯網業務收縮至服務自身的核心業務為主,在開拓對外市場上聲勢減弱,策略較之前的激進大膽變得更謹慎務實。
ge折戟工業互聯網原因淺析
目前,predix已從ge最閃亮的招牌變成了沉重的負資產,然而,工業互聯網這一概念就像劃過黑夜的照明彈,激發起全球工業無限的憧憬。數字化轉型無疑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手,而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連接工業生產現場和開發軟件應用的中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仍在“萌芽”階段,ge在開疆擴土的過程中并不順利,但并沒有出局,更沒有放棄??v觀ge五年歷史,其主要變化有兩點:第一,平臺從開放到聚焦自身業務;第二,去除ge色彩,成立獨立公司。這兩點轉變也反映了ge拓展工業互聯網業務時面臨的困境——單一企業主導的平臺很難跨出本行業。
從“縱向集成”到“橫向集成”
行業知識鴻溝難以跨越
對比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在消費互聯網領域,消費者往往有相同的需求,因此互聯網公司追求擴展性和規模化;而工業互聯網的關鍵是工業數據的采集和行業知識的數字化,不同生產制造領域的工藝流程完全不同,需要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因此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的應用軟件生態不會發展得如消費互聯網一樣龐大。是以ge在其有積累的領域,行業知識加上軟件開發能力,可以開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軟件產品;而在其不熟悉的領域,則希望通過predix平臺吸引第三方開發者來開發。
正是由于工業企業的核心在于行業知識,普通的第三方不具備開發核心工藝相關軟件的能力,只能開發通用功能的軟件;而具備行業知識的開發者,因擔心知識產權的泄露風險,不愿在第三方平臺上開發。對于單一企業搭建的平臺,即便在其擅長的領域,出于對核心工藝和數據的敏感性,也難以覆蓋到競爭對手。所以,隨著工業互聯網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大公司更傾向于自己開發云平臺,或者選用中立方的平臺。
從“時不我待”到“急于求成”
金融風險引發財務困境
ge在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伊始,就指出其優勢在于“持續優化”,不可一蹴而就。但當光明前景擺在眼前,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也加速了愿景的膨脹,時任ceo伊梅爾特喊出了一句響亮的口號:“ge昨天還是一家制造業公司,一覺醒來已經成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
恰恰是這種“一覺醒來就改天換地”的想法,導致ge在發展過程中走得太急。不幸的是,工業互聯網業務所面對的客戶是相對于創新領域比較保守的傳統工業企業,他們大多不愿意冒險去嘗試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收益,而又沒有經過其他同行成功驗證的業務。
ge的困局并非全因數字化轉型引起,但數字業務連年虧損對整體營收造成了拖累。作為即將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興事物,工業互聯網尚且需要時間成長,需要技術沉淀,需要政府引導,需要業界認同,需要資本呵護,而深陷債務危機的ge,無法依靠這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業務帶來預期的短期或中期市場回報。
如何突破創新的早期壁壘、平衡破舊立新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始終是一大難題,正是ge等業界鼻祖一路起起落落,搶先一步探索著經營管理的規律與邊界。
關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思考
2018年被稱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爆發元年。隨著it技術和市場的成熟,投資工業互聯網技術服務項目的成本正在急劇降低,工業互聯網發展恰逢其時,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的有益嘗試。如何打造出真正具有價值的平臺,實現對企業而言肉眼可見的落地效應,才是成敗的關鍵。
(一)堅持自主研發,甩掉“卡脖子的手”
信息化水平高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同時兼具行業知識與信息技術,仍是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的主力軍。對于期待“彎道超車”的我國傳統工業而言,尋求掌握關鍵技術的國外ict領軍企業合作,看似走了捷徑、風險較低,但實際上很容易使企業數字化轉型發生短路。只有自己量身打造一支數字化人才隊伍,提高自主研發水平,才能一勞永逸地提升核心競爭力,并且重塑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在生產部門和數字化職能部門的通力合作下,共同開拓基于軟件的新產品和服務,進而發展成新的業態。
(二)關注工業互聯背后的安全風險
一方面,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工業領域的潛力已經開始顯現,在預測性維護、安全檢查、成本優化等方面的應用獲得了小范圍成功;另一方面,從“單點智能”到“全局智能”,從特定場景下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到工業互聯網生態全面推廣,需要更多冷靜思考。
除了對每個企業來說都生死攸關的金融風險防控外,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首先要確保平臺系統安全,基本目標是“數據不丟、應用不斷”:一是保障數據不被惡意竊取,不會因為設備故障而丟失泄露;二是實施的安全方案不能對工業生產造成干擾或帶來隱患。
安全保障方案要兼容支持業內主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和架構,要對工業生產系統耦合干擾最小,要綜合利用用戶行為、數據流量分析等大數據技術,為工業互聯網安全提供動態防御,同時要杜絕過度保護帶來資源的浪費、影響應用的運行實時性,實現適度防護。
(三)產業發展,標準先行
一家獨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無法滿足所有工業客戶的需求,各行業玩家的涌入將給工業互聯網市場注入新的活力也帶來更加復雜的競合關系。平臺本身是否便于開發模塊,平臺間應用模塊可否兼容,通用功能能否快速復制并在不同工廠落地,區塊鏈技術涉及的“虛擬貨幣”管理,隨著業態創新,現有產業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服務如何規范……無論在理論研究還是標準建設,都還有大量空白地帶亟待填補。
標準體系不完善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的重要差距之一,盡快構建完整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是當務之急。規范平臺功能,完善數字化資產共享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的法律保障,以標準制度打通工業上下游企業,才能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互聯共享特性,引導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新格局有序形成;加快國際標準的國內轉化,支持標準化機構及重點企業直接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帶動平臺的技術研發、行業應用、服務創新等全價值鏈協同發展,才能促進我國工業互聯網生態健康成長,走向國際舞臺。
七年前,ge吹響了向工業互聯網進軍的號角。七年來,聲音回蕩在每個工業領域、每個工業企業、每個設備之間,各國領軍企業都在向這塊高地沖鋒,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果。希望首場大捷來自我們。
(部分內容參考《財經》雜志韓舒淋“從ge數字化業務大調整看工業互聯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