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國企利潤連續三個月環比回升
根據財政部15日最新公布的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今年1至10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7463 .2億元,同比下降8.3%,不過,10月比9月環比增長1.7%,延續了8月份和9月份環比增長的趨勢。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李全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已經連續3個月利潤總額環比增加,這從總量上可以反映出國有企業的盈利情況有所好轉,他指出,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企業利潤先降再升符合產業結構調整的規律,也就是說,在集約型向粗放型轉型,從房地產向先進制造業轉型,轉型之初都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但結構趨于合理的過程中企業集群的盈利狀態會恢復,這就會體現在利潤等指標方面。
“之所以利潤指標出現這種拐點,首先還要歸功于經濟運行的止跌企穩。從8至10月份的主要指標數據看,國民經濟運行企穩的態勢比較明顯,幾乎所有主要指標增長速度都在加快。例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月份同比增長8 .6%,9月份增長9.2%,10月份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月份增長13.2%,9月份增長14.1%,10月份增長14.5%;國 內 投 資1至8月 份 累 計 增 長20.2%,1至9月份增長20.5%,1至10月份增長20.7%;進出口總額8月份下降0.5%,9月份增長6.3%,10月份增長7.3%,這都呈現出逐步加速回暖的態勢。另外,國有企業自身前一時期所做的改善經營、控制成本的各種措施也顯現出來效果。”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表示。
分行業看,今年1至10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電力行業、煙草行業、電子行業、汽車行業等。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化工行業、有色行業、建材行業、交通行業、機械行業等。
不過,李全表示不能過于樂觀,經濟結構轉型是一個漸進的長期過程,不能單純從幾個月的數據來判斷全貌,需要用長期的經驗檢驗才能得出結構調整效果的結論。
(本文章摘自11月16日《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