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無障礙“與”通用設計“發展過程
在這個社會中,任何一個人都有從幼年生長、成熟到衰老的過程。兒童很難使用為成人設計的產品;老年人隨著生理機能的減退,出現行動、視聽等多重障礙;產孕、生病期間,懷抱嬰兒或手持大件重物的人等,在行動上會很不方便;而平時感覺不到障礙的健康成年人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或復雜的設施時也會不知所措。逐漸認識到這些之后,通用設計應運而生,即無論是誰,無論在哪里都使用方便“人人共享”的設計。
1961年美國出臺的關于整建殘疾人可以利用的建筑和設施的標準使用書第一次提出“無障礙”這一概念,其含義是讓在越南戰爭中身體傷殘的人們重新返回社會,健康地從事文化生活。之后在 1975 年的“國際康復論壇”中,提出了“不僅對特殊群體,對老年人和滯后于主流社會的人群都應給予關照”的說法,即是以“面向所有人”這一想法為基礎的。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教授羅納德·梅斯(有殘疾)提出通用設計這一概念。它的核心是:所有的產品與環境的設計,應能使本產品或環境最大可能地便于所有人使用,而盡量不再需要在使用過程中的調整或其他補充性的專門設計。1994 年梅斯將研究室命名為“通用設計中心”,對通用設計的研究更趨系統化。如今,通用設計的思想在社會各個領域中被廣泛接受,影響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