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茶品牌正式進中國!為什么中國茶館不是它的對手?
這個在北美市場獲得成功的茶品牌,能幫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年輕消費者青睞嗎?
8月30日,星巴克宣布旗下高端茶品牌茶瓦納(TEAVANA)正式進入中國。首次亮相,茶瓦納推出了兩款專為中國市場研發的冰搖茶產品——冰搖桃桃綠茶(或烏龍茶)和冰搖柚柚蜂蜜紅茶。
星巴克中國區總裁王靜瑛表示,“隨著在中國市場的深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顧客想在星巴克獲得與眾不同的茶體驗。通過茶瓦納,我們希望為顧客,特別是年輕一代,帶來令人驚喜的茶文化體驗。”
1星巴克首推兩款茶飲
是一對夫妻在1997年創立的品牌。他們雇傭專業的采購團隊從全球各地的茶園、茶商手里以高價買來高品質茶葉,然后配成特種茶葉,再放到線上和實體店內售賣。
在星巴克收購以前,茶瓦納一直以賣自己組裝的散茶為主,包括中國的西湖龍井和碧螺春,主打以花草、水果拼配的茶葉組合。茶瓦納的散裝茶在美國的平均售價在2盎司(約56克,沖泡量在15至20杯)7美元至10美元。
2012年11月份,星巴克以6.2億美元買下了已經在紐交所上市的茶瓦納。隨后,按照星巴克的模式,茶瓦納不再單單只賣茶葉。
在北美星巴克的門店,茶飲料的產品由茶瓦納提供,同時后者還會供應創新的混合茶產品——你可以將其想象成類似焦糖瑪奇朵或者是抹茶拿鐵這樣的產品。他們通過茶和其他飲品進行組合。
這次在中國市場,首先推出的兩款茶飲產品叫做冰搖桃桃綠茶(烏龍茶)和冰搖柚柚蜂蜜紅茶。星巴克稱其在全球主要茶產區挑選了紅茶、綠茶和烏龍茶作為茶底,然后加入水果進行搭配和調味,讓中國顧客在熟悉的茶風味中感受到驚喜。
除了混合茶飲產品之外,今后星巴克中國的茶飲產品也將納入到茶瓦納產品旗下,其中就包括五款傳統茶——英式早餐紅茶、伯爵紅茶、碧螺春綠茶、金萱烏龍茶和白牡丹茶。
現在如果消費者前往門店,就能看見已經調整過的餐單目錄。
在星巴克北美市場,茶瓦納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的盈利增長點。雖然此前星巴克關閉了茶瓦納具有實驗性質的“茶吧(Teavena Tea Bars)”,但在星巴克門店,茶瓦納產品銷量還不錯。
據《財富》此前報道,星巴克該業務的年增長率在15%,在北美同店銷售增長的7%中,有1%是由茶瓦納的冰搖茶和拿鐵茶業務所驅動的。同時,今年6月,星巴克還宣布與百威合作生產茶瓦納品牌的瓶裝即飲茶產品。
2茶藝館誕生自鄉土回歸運動
可以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滿足了人們對公共空間的消費。而這樣的公共空間職能,在現代化以前的中國,是由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館來實現的。
這番景象在今天的大陸已難覓蹤影。很多人如今更容易有這樣的體驗:要找一家物美價廉歇歇腳的咖啡館,比找茶館容易得多。
比大陸更早接觸全球化的臺灣地區,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遭遇了這類問題。當時臺灣的城市里滿是酒吧、咖啡館,西方流行音樂和美國電影。
臺灣人類學家李亦園認為:“這個時期,臺灣無論在文化、思想、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以引進、探討西方的思潮為風尚,但是來自的西方的意識和資訊,不免與傳統文化產生沖突,就引發了中西文化論戰。”
到了70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感受到嚴重的危機感,產生了鄉土回歸運動,或稱文化尋根熱潮。70年代末,茶,被選作與西方的咖啡抗衡的象征,以驚人的速度在城市中流行起來。而“茶藝”的概念——為了區別于日本的“茶道”——也是這個時候提出來的。
于是,茶藝館紛紛開張,把茶與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創建了不同于大陸傳統茶館的,富有文化并旨在提升生活審美藝術的新式空間形態。
在茶的文化性方面——無論是空間氛圍的營造(包括茶具、擺設、音樂、庭院設計),還是茶館中人的服飾、舉止,乃至繁瑣的沖泡儀式——都使人們在茶館消費的過程中,獲得象征層面的價值遠遠多于物質層面。
消費者在這里體驗著美感氛圍、情感想象、消費身份的認同。這種生活方式既不同于真正上流社會,也不同于工人階層,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小資產階級式“傳統慢生活”的生活方式。
到了1980年代,臺灣八家茶藝館成立了“大臺北茶藝聯誼會”,提出了“從咖啡廳到茶藝館,從西方情調走進東方境界”的口號,可以看出當時臺灣茶藝空間的自身定位,意欲引導大眾從對西方文化的向往走向本土文化的世界。茶文化和茶空間在“復興中華茶藝”的宗旨下創造了新傳統。
3浮夸的茶館如何應對星巴克?
1980年代末期,臺灣的茶藝文化復興之風吹到了大陸,“茶藝館”紛紛出現在各大城市街頭。伴隨著不久后開始的大規模城鎮化進程,那些草根的傳統茶館加速消失。
茶藝館的高檔奢華顯然不是那些老虎灶茶館所能比的。北京的老舍茶館就曾出現1999元的茶套餐。泡茶的人也不再是提著長嘴壺迎來送往的“茶博士”,而變成了一個個端坐在茶臺后面的溫婉姑娘,她們通常都右衽布履,長裙裊裊,在接受了據說來自臺灣的泡茶禮儀的培訓后,迅速成長為第一代持證上崗的“茶藝師”。
近些年茶空間、茶會所、茶課堂、茶會雅集之風更是甚囂塵上:茶動輒產自700年以上的古茶樹;主人往往是位歷經紅塵,如今包了山頭種茶的“明媚女子”;茶具怎么也得是來自日本的“手作”南部鐵器,最好還有出自大師之手的絕版紫砂;來客最好著中式服裝,對襟盤扣大馬甲。
最厲害的是,各種茶品鑒大師紛紛登場,每個人背后都有“從小在茶園長大”或“跟著爺爺開始喝茶”的好故事。
指著桌上一排審評杯,教導茶客看湯色、聞氣味、品味道、摸葉底,告訴你這是“存了十五年的熟普”,是“當年勐海茶廠倒閉時留下來的茶”,“好茶就是這個味兒”。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茶館眾生相,真的是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一家家“隱世小店”讓你拿著百度地圖都找不著,各種鬼洞、馬肉牛肉(巖茶的產地分類)的區分讓你眼花繚亂,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手打造的小罐茶,沒點兒家底的還真別想湊這熱鬧。
再看看星巴克咖啡館,老老實實做大眾生意,地址就在街頭巷尾,上班路上可以買早餐,可以下午茶,下班后還能會友,平均消費30元上下,大多數老百姓都能承擔得起。
按此風格,可以想象的是,星巴克的茶館不管賣什么茶、味道如何,依然會是屬于大眾的消費空間。
既沒有了傳統茶館的那股親民可愛勁兒,又沒有臺灣茶館“文化復興”的真正土壤和氛圍,自我標榜“中式生活美學”的大陸茶藝館里那些浮夸的概念和品鑒,遠離市井文化,游離在市民文化之外。
缺乏市民空間的復興和市民文化的參與,單單依靠商業包裝下的復古和表演,這樣的茶文化和茶藝館能走多遠?當星巴克的大眾茶館即將進軍中國之際,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茶館,你真的是星巴克的對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