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為化工弱市添亮色
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影響,全球化工市場需求依然疲軟,但亞洲的表現沒有那么糟糕。三季度,亞洲部分地區化工企業受益于裝置利用率水平上升以及產品盈利能力改善等因素在弱市中表現突出。與此同時,也有些國家的化工企業遭遇了盈利下挫,比如韓國。針對這些表現不一的業績,業內人士表示,化工企業要積極應對國際負面影響,并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找到最適合企業發展的路徑,不斷創造盈利,比如,聚焦高盈利能力產品、剝離盈利不佳的業務部門、改善生產設備利用率、通過節能降耗節約生產成本等。
日本盈利喜人
今年9月30日截止的本財年上半年,包括三菱化學、住友化學、三井化學、旭化成、信越化學、東麗工業、可樂麗和日本觸媒公司在內的日本主要化工企業的盈利和銷售收入均出現增長。
三菱化學的母公司三菱化學控股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22%,達到333億日元;銷售收入增加3.8%,至1.6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43%,至737億日元。三菱化學控股公司表示,本財年上半年公司業績表現強勁主要是因為聚合物加工產品需求強勁以及工業材料業務盈利改善。凈利潤出現強勁增長的部分原因是出售固定資產獲得收益。
住友化學本財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勁增81%,達到226億日元;銷售收入增加7.4%,至1.13萬億日元。上半年住友化學旗下基礎化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3%,至1549億日元,出現營業虧損39.1億日元,比上年同期47.9億日元的營業虧損有所縮小。住友化學表示,上半年公司旗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銷售收入出現增長,主要是因為銷售價格和銷售量雙雙增長,而合成纖維原材料的銷售價格仍然低迷,同時銷售量也出現下滑。
上半年旭化成公司實現凈利潤增長6.3%,升至495億日元;銷售收入增加5.2%,至9669億日元。旭化成旗下化工和纖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增加4.5%,至4775億日元,但營業利潤同比下降3.6%,至266億日元。
東麗工業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勁增41%,至413億日元;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1%,至9479億日元。東麗工業旗下碳纖維復合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勁增47%,達到766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66%,至118億日元。東麗工業表示,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航空、汽車和能源應用領域的需求繼續強勁增長。上半年東麗工業旗下塑料和化工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8%,至2462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勁增30%,至117億日元。東麗工業旗下纖維和紡織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增長15%,至3862億日元;但是營業利潤同比下降5.9%,至228億日元。東麗工業表示,受消費稅上調的影響,日本國內服裝應用領域的銷售仍然低迷,而工業應用領域的銷售表現強勁,主要受到汽車應用領域銷售強勁推動。原材料和燃料價格居高不下擠壓了該業務盈利。東麗工業旗下碳纖維復合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勁增47%,達到766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加66%,至118億日元。
日本觸媒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翻了一番多,達到74.7億日元;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6.6%達到1793億日元。對于本財年,日本觸媒預計凈利潤將達到200億日元,銷售收入將達到3700億日元。
三井化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6%,達到7760億日元,實現凈利潤74億日元,同比實現扭虧。
信越化學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5.5%,達到6037億日元;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5.9%,至675.8億日元。
可樂麗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增加11.7%,達到2226億日元;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8.1%,至170.3億日元。
東曹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小幅下降2.8%,至137億日元;銷售收入同比增加5%,至3840億日元,主要是受到出口價格上漲和日元疲軟的刺激。上半年公司旗下石化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增加6.2%,至1166億日元,然而營業利潤同比下挫34.4%,至430萬日元。東曹公司表示,受裝置計劃停工檢修的影響,上半年丙烯、異丙苯和其他烯烴銷售收入出現下降,而乙烯銷售收入出現增長,但是聚乙烯銷售收入下降。上半年東曹公司旗下氯堿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增加2%,至1374億日元;營業虧損5億日元,上年同期營業虧損為8.38億日元。
印度業績亮眼
印度石油公司旗下石化業務在9月30日截止的本財年第二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8%,達到534.3億盧比(約合8.67億美元)。本財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7%,至1036億盧比。
印度塔塔化工在9月30日截止的本財年第二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勁增91%,達到25.7億盧比(約合4200萬美元);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0.6%,達到480.3億盧比。
塔塔化工總經理R Mukundan表示,本財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業績令人鼓舞,公司旗下所有業務的業績都表現優秀,而正在實施的重組計劃也對業績增長起了積極作用。
Gail印度公司旗下石化業務本財年第二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增加13%,升至128億盧比(約合2.08億美元),不過息稅前利潤(Ebit)同比下挫約60%,至15.5億盧比。二季度,Gail印度公司旗下石化業務的產量達到11.9萬噸,比上年同期的11.4萬噸有所增加,而銷售量達到1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000噸。
泰國收入增長
因多拉瑪公司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7.5%,至636億泰銖。
三季度因多拉瑪旗下PET樹脂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72億泰銖,略低于去年三季度的382億泰銖,而核心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19.2億泰銖,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9.3億泰銖。三季度公司旗下纖維和紗線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83億泰銖,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110億泰銖;實現核心Ebitda7.78億泰銖,上年同期僅為4.48億泰銖。而原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84億泰銖,上年同期為188億泰銖;核心Ebitda從上年同期的15.4億泰銖微增至15.6億泰銖。
該公司表示,受益于近來實施的并購交易以及位于波蘭的一套PET裝置的脫瓶頸改造項目完成,三季度公司的銷售量和銷售收入均出現增長。該公司CEO Aloke Lohia表示:“國際原油價格顯著回落,市場對于我們的PET和纖維需求起到積極刺激作用,同時會改善公司旗下高附加值產品業務的盈利能力。”
暹羅水泥集團旗下化工子公司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加10%,升至42億泰銖。三季度公司的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5%,達到643億泰銖。三季度公司的Ebitda同比增加24%,達到76億泰銖。三季度公司共計出售44.7萬噸聚烯烴。
該公司表示,業績增加得益于盈利能力的改善,以及公司適當上調了產品銷售價格。
馬來西亞開工率上升
三季度馬國油化工公司實現利潤同比增加2.8%,升至7.32億林吉特(約合2.2億美元)。受高盈利能力的乙烷基產品銷售量增加的刺激,銷售收入同比增加0.6%,升至35.4億泰銖。三季度馬國油化工公司的操作性能得到改善,裝置利用率從上年同期的70%,提高至今年三季度的75%。裝置利用率的上升彌補了公司旗下甲醇生產設施甲烷氣體供應不足的損失。受裝置利用率上升影響,三季度公司產量出現增長。三季度公司旗下各種產品的價格表現不一,其中乙烯原料成本上升促使聚合物產品銷售價格上漲,而供應緊張導致化肥產品價格上漲,但是乙二醇、芳烴和甲醇價格出現下跌,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疲軟,同時產能過剩。
馬國油化工公司旗下烯烴及衍生物業務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6%,至27.3億林吉特;利潤同比增加5.8%,升至5.62億林吉特。烯烴及衍生物業務主要受益于裝置利用率的大幅提高,今年三季度該業務的裝置利用率從去年同期的78%大幅躍升至90%。去年同期該公司旗下主要的蒸汽裂解裝置及下游生產設施處于停工檢修狀態。三季度公司旗下化肥和甲醇業務的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7%,至8.51億林吉特;利潤同比下降8.9%,至1.43億林吉特,主要是因為產品銷售量下降,尤其是甲醇的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