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田間的農機匠心: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 ||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的進步。農業科技服務是開發農村的關鍵。在江蘇,如何突圍特有的農田困境——稻茬麥緊張的時間差,在科技服務的同時推進農業現代化,省農業科學院蘇北科技服務中心的“農機人”深入一線,給出了答案。 稻茬麥三年困境 一套農機完美解決 6月的江蘇,金黃色的小麥被成捆收割,節奏快些的地方,水稻秧苗已紛紛下地,到了11月,這批水稻再被收割,新的麥子隨即入田。一季麥子一季稻,是江蘇絕大多數種田人的生產方式。 但不知從何時起,老天開始不按常理出牌。這讓江蘇農業跟著經歷起一波又一波的折騰:近三年秋收時的降雨不斷,讓收水稻與種小麥的時間屢屢重疊。兩者之間無法突圍的茬口困境讓江蘇農民飽受其擾。加快收水稻勢在必行,但遇到極端天氣,水稻收不上,損失更慘重。農戶叫苦不迭。 作為中國小麥增產的主要區域之一,江蘇稻茬麥課題的攻克,顯得迫在眉睫——2016年11月,在位于泗洪的蘇北科技服務中心基地,“1211”農機方陣卻表演了稻茬麥的時間藝術:收割機先收完水稻,緊隨其后的一臺秸稈粉碎機就開始工作,接著兩臺稻茬麥條帶免耕寬幅施肥播種機緊緊跟上、播種小麥,開溝機和鎮壓機再出場,完成最后的平整工作。聽上去不可思議的“上午收水稻,下午種小麥”的奇跡,竟神速又利落地完成了。 扎根基層 為農民打磨農機“匠心” 誰能想到,在四五年前,基地的土地尚未流轉時,這塊田地平整度差,肥力不均,無論稻麥都是品種雜亂,秸稈焚燒的頑疾根深蒂固。 蘇北科技服務中心基地在泗洪成立后,省農科院資環所現代農業與土壤修復研究室研究室的副主任顧克軍前來做科技服務,他首先幫農戶篩了20多個優良的稻麥品種,考察它們的抗病、抗倒等性能,為農戶逐漸明確了品種穩定,豐產性抗病性較強的“淮麥33”、“徐麥33”等主體品種。 農機“秸稈還田”喊了多年,但涉及高成本等問題,推廣始終受到制約。農戶有抵觸,少不了說風涼話,顧克軍等人便想著自己做成果,再示范給農戶看。他和團隊跑遍江蘇,調研稻麥秸稈資源量及其空間分布,尤其在旋耕之后的播種,團隊先后試驗了9種方式,終于確定以機械勻播取代早前的條播方式。 楊四軍是資環所科技服務部主任,沿用顧克軍的調研數據,他在農機的設計和示范上又下了一番深功夫。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他創造性地在收割水稻時,讓收割機將秸稈的留茬高度從15厘米提高到40厘米,再配以專用尺寸的粉碎機粉碎秸稈,無需再通過耕翻和扒地,從而實現100%的秸稈還田。 秸稈粉碎機工作完畢,“稻茬麥條帶免耕寬幅施肥播種機”再下地。這臺機器把傳統機具寬幅提高到2.4米,加大了作業行距,還專門設計了刀型刮泥片等部件,這樣,機具可以直接進入水稻收割之后留下的爛泥地自如播種,讓小麥的播種提早1周左右。 興技為農 在田里彰顯農機能量 說起為農民做事,技術人員總有一股子倔勁。把理論吃透,把原理搞扎實,結合實際,迎難而上。“1211”是顧克軍、楊四軍的無數心血,在這期間,團隊從秸稈還田入手,到設計方案解決,再否定自己,然后推倒重來……困難無數。 單位在南京為二人配了辦公室和住房,可有家不?;?,辦公室也不常呆,車輪子倒滾得勤。近半年的時間,他們都活躍在泗洪田間。在那里,科技人員的電話對農民公開,微信群里也常年閃爍著種田戶的各種問題、需求。 如今,“1211”方陣早已走出實驗基地,開進大戶的田地。“機械效率高得出乎我意料,稻茬麥再不是難題。但更感動的是農技人員時刻想著我們,一周總要來田里看一次,手把手地帶著農民干。”泗洪縣種田大戶魏傳標感慨。從懷疑,到觀望,到接受,高效農機成果在田地里書寫了奇跡讓農戶眼見為實。 除此之外,潮濕的糧食放入特制的糧倉內就能風干不發霉,風干每公斤糧食的成本僅為0.05元;氫氣球下面拉著皮管和噴頭就能打藥,2000元的“特惠價”1分鐘就能噴完1畝田……在2017年家庭農場主實訓行動計劃宿遷專場的活動現場,蘇北100多位家庭農場主和種糧大戶觀摩了這些物廉價美的江蘇“自主研發”農業生產設備,無不豎起大拇指。 今年3月,楊四軍等人去參觀了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大型化、多功能的國外農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較而言,中國農機服務農業現代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國,農機要服務于高產目標。中國的農機必須與農藝深度融合,才能滿足社會糧食生產的剛性需求目標,滿足‘中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需求。”楊四軍堅定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