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機油過度消耗原因分析
摘要:機油消耗過多,不僅浪費能源,增加環境污染,還會使柴油機潤滑不良。柴油機機油過度消耗原因有兩點,一是漏失;二是燒掉。對這兩點原因進行了分析,為使用維修人員排除故障時提供參考。
柴油機技術狀態正常,機油的實際消耗量并不多,農用柴油機,機油消耗率為柴油的0.5%~2.0%。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柴油機技術狀態會變差,機油消耗會增大。機油消耗過多,不僅浪費能源,增加環境污染,還會使柴油機因缺少機油發生機械事故。機油消耗過多,一是外部泄漏;二是機油進入燃燒室被燒掉。
1 機油漏失
(1)機油管開裂、管接頭螺母松動、油底殼裂紋等造成的滲漏損失。
(2)曲軸油封漏機油。曲軸油封裝配時歪斜,或油封裝配太往里,也會因堵住主軸承蓋一部分回油孔而引起曲軸油封漏油。曲軸油封質量差,唇口不光滑,不柔軟,引起漏油,或油封彈簧漏裝或型號不對,則應及時補裝彈簧或更換同型號新油封。
(3)柴油機呼吸閥冒機油。柴油機的呼吸閥為單向閥,使用中當機體內壓力升高時,機油蒸氣推開閥片,從小孔處進入大氣,使曲軸箱內壓力下降,隨后閥門在重力作用下關閉,這樣使曲軸箱內壓力保持一定。使用中機油從呼吸閥中冒出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汽缸下竄氣嚴重,使曲軸箱內壓力過大,機溫過高,此時呼吸閥頻繁開啟,把機油源源帶出;若遇高溫或機車嚴重傾斜、顛簸,會加速冒機油。二是機油變質或用其它無勃度的油代替機油時,也會造成呼吸閥冒機油。
(4)各連接處螺絲或管接頭松動及襯墊有破裂處。機油過濾器至散熱器及回油管路各接頭處,如有滲漏油現象,應及時緊固三通螺母,必要時更換新的密封墊圈。
(5)由油管老化振動引起的油管裂紋漏油,通氣孔濾網堵塞,曲軸箱壓力增高,順油尺孔竄機油,嚴重時鼓壞油封使機油流失。
2 機油被燒掉
2.1油底殼內油面過高
油底殼內油面過高,連桿大頭和平衡重塊會將機油大量激濺到缸壁上,竄入燃燒室,造成燒、排機油。油底殼內油面過高的原因:
(1)機油加入過多。①當機器放置不平,前邊低,后邊高,油底殼內的機油大部分流到前邊。而后蓋上的油尺測量的油面高度卻很低,這時若再添加機油,會造成油面過高。②剛熄火就加機油,也易加油過多,因為剛熄火時,粘附于各零件表面的機油還未流回油底殼,此時油尺上指示的油面高度很低,如果此時添加機油到油尺上刻線,實際上機油更多了。所以每班停車后,要等一段時間再檢查機油。
(3)水漏入油底殼造成機油面過高。原因有:①柴油機工作中缺水后突然加入冷卻水,使缸蓋產生裂紋;或機體產生裂紋,都有可能使冷卻水進入油底殼。②汽缸套封水圈損壞,起不到對冷卻水的密封;或者安裝汽缸封水圈不正確,發生扭曲、剪邊,甚至斷裂,會使冷卻水進入油底殼。③汽缸蓋螺釘或螺母的扭緊力矩不一致,或其他原因導致沖壞汽缸蓋襯墊,破壞了對水的密封,致使水道與汽缸相通,冷卻水漏入汽缸,并沿缸壁漏進油底殼。冷卻水漏入油底殼可檢查水箱水位,如水位明顯下降,說明冷卻水泄漏,應停車30~60 min后,擰松油底殼放油螺塞,如有沉淀水流出,表明有水漏入機油中;或者流出的機油有乳化現象,可斷定為機油中有水。
(4)柴油漏入油底殼使機油油面升高,不但稀釋了機油,加快零件磨損,而且會引起燒、排機油。漏柴油,一是由于燃油泵的柱塞套筒定位螺釘的密封墊圈漏裝或錯裝為彈簧墊圈,噴油泵漏油,并經齒輪室流入油底殼;二是在低溫情況下,發動機難以著火啟動時,因噴油器噴出的柴油未能完全燃燒,柴油沿缸壁而流入油底殼。
2.2機油壓力過高
機油壓力一般規定為2~2. 9 MPa,若機油壓力過大,連桿軸頸與軸瓦會將過多的機油甩到缸璧上,造成機油上竄。
2.3活塞環開度大
理想的活塞環裝入缸套后,外圈應緊貼缸壁,但往往因為缸套或活塞環不圓,總有一些縫隙。不但減小了汽缸的壓縮力,降低功率,燃燒室的爆發氣體下竄,增加了曲軸室的氣壓,而且活塞環也不易刮掉缸壁上多余的機油,造成機油上竄,引起燒、排機油。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在檢修時對舊缸套進行側量,檢查橢圓度是否符合規定,新的缸套安上后,也要再次檢驗,看是否由于阻水圈的擠壓而使橢圓度超限。在缸套尺寸符合規定的情況下,把油環、氣環一一安到缸套里,做漏光檢查(新活塞環也要這樣做)。方法是:做一硬紙成金屬圈片,外徑要比缸套內徑大些,從前邊(或上邊)遮壓在活塞環上,后邊(或下邊)用燈照,看活塞環與缸壁之間的光隙是否過大。
2.4活塞環安裝不當
活塞環是一種向外擴張并且變形的金屬彈性環,它被裝在相應的環形槽里面。活塞環分為氣環和油環。氣環是密封活塞和汽缸之間的間隙,防止漏氣的。油環是刮下汽缸上多余的機油,防止燃料室燃燒,還能夠改善汽缸壁面潤滑。
(1)安裝氣環時應注意環上的標記,將有標記的一面朝向活塞頂部,否則容易出現密封不嚴,導致汽缸壓力降低、機油消耗增加。在裝配時,應將各道氣環的開口方向互相錯開90°~120°,以防機油上竄。
(2)活塞環磨損過多,彈力減弱;活塞環邊間隙太小,卡死在環槽里;邊間隙太大,產生“泵油”現象,使機油上竄。
(3)活塞環槽積碳太多,將環卡死;各環的開口在一個方向,活塞環折斷,以及活塞環槽中的回油孔堵塞等,也會造成機油上竄,引起燒、排機油。
來源:農機使用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