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影院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卡-久久影院毛片一区二区-久久影视一区-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在线激情小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云企聚![服務商申請]關于我們首頁

首頁 > 商業資訊 > 《新觀察》聚焦各地新三年引領農機補貼的九大新政

《新觀察》聚焦各地新三年引領農機補貼的九大新政

來源:   發布時間:2018-09-17

導語: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正在各地深入展開。今后三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農機市場的拉動與對促進農機化水平的提升,依然會彰顯出力量。農民、農機行業和社會都對新的購機補貼辦法寄以厚望;聚焦九大購機補貼新政,非常值得期待,將引領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開創新局面,提升各方面的滿意度。

以2018年為起始年,新一輪即2018-2020年我國繼續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這是今后三年里依然關系影響農機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


從2004年國家出臺農機購置補貼這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經濟發展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一部分,極大地調動鼓勵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影響推動了農機制造與流通業的發展,形成了拉動農機市場需求的強大動能,對于近些年來我國農機化水平和程度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居功至偉的作用。


伴隨著2004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十多年的連續實施,這項關系著幾千萬農民切身利益,影響成千上萬組織群體的政策,不乏出現一些猜忌和議論,難免存在不足和操作環節上的“痛點”,然而“瑕不掩玉”;在農業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對新一個三年的農機補貼政策實施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后,農民、農機行業和社會依然都對各地今后三年農機購置補貼的調整與變化,予以極大的關心與關注,給予很大的期待,寄予厚望。


據了解,按照農業部安排的從2015年起按三年一個周期制定實施指導意見的做法,根據兩部《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結合農業部對補貼工作“調整、完善、提高”的要求,各地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精心設計,科學制定,統籌考慮,前瞻把握,截至到8月下旬,38個省(市、區、農墾、兵團)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組織實施部門,已有35個分別制定提出了本地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操作方案,或者啟動了2018年農機補貼輔助管理系統,農機購置補貼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有序展開,深入推進。


通過對比梳理可以看出,各地新一輪農機補貼實施方案,在上一個三年實施周期的基礎上,對有些辦法、規定進一步完善,深入沿續和擴展,推出了九條農機補貼新政,呈現出許多新亮點、新調整、新變化和新舉措,非常值得期待。



1

全部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購置敞開補貼


以往,農民要通過搖號、抓鬮,甚至找人、托人,得到一臺農機的補貼指標。而從各地公布的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新一輪實施辦法看,今后三年各省份農機購置補貼全部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購置敞開補貼。這條補貼新政是最突出的亮點,也是令農民和農機企業最為高興、滿意的新變化。


政府制定和實施惠民政策的理想目標,是政策的平等性、普惠性。而普惠性又是決定對政策效能進行評估,其“政策實現度”等級評價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最初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安排資金總量僅有幾十億,到最多時達到200多億,目前穩定在180多億,這種數量的增加和積累,同時對機具補貼目錄進行縮減,科學確定補貼范圍,從量變到質變,為在補貼范圍內所有產品敞開補貼創造了條件。


在2017年38個省(區、市、兵團、農墾)中,還僅是一部分省份實行了全部或者部分機具購置敞開補貼,而從2018年正重宣布,38個省(區、市、兵團、農墾)堅持普惠共享,全部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購置敞開補貼,農民購機將不需再考慮有無補貼的問題,這一補貼政策的重大新變化,標志著農機補貼在各個省份基本都進入了普惠性的新階段。


2

緊緊圍繞各地農業戰略需求確定補貼范圍


各地在新一輪農機補貼實施方案中體現出一個新的共同點,就是堅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動搖,持續將糧棉油糖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重點機具全部納入補貼范圍。同時,加快構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機購置補貼制度,特別是把開展“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所需的相關機具優先納入補貼范圍。開展有關專用機具購置補貼試點,以及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等。


例如,安徽省要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求;內蒙古優先補貼農牧業生產特別是全程機械化生產所需大型、高科技產品,以及支持農牧業綠色發展的機械產品,包括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機械產品;河北省優先保證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和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機具的補貼需要。


湖南省為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增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適地性和實現度,著力解決農業生產“一縣一特”和精細農業發展所需機具購置補貼問題,決定由部分市州、縣市區自主選擇品目開展農機購置補貼試點。這對于科學、"接地氣"確定補貼機具品目,不失為一個有益的探索嘗試。



3

普遍開展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工作


隨著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如何解決補貼機具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一些地方的農民特別是農機合作社,對農機創新產品與技術和國外高端產品的補貼需求日漸迫切,其中不僅是“有無”的問題,還有“好壞”“高低”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精準化、智能化機具的供給還不能滿足需求。由于這些產品獲得補貼機具資質還比較難,“想要補、補不了”的問題非常突出。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在近兩年部分省份開展新產品補貼試點的基礎上,從2018-2020年新的農機補貼周期,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在各個省份要全面鋪開。這對積極進行農機新產品、新技術創新的企業、國外農機高端產品制造、經銷商和農民用戶都是一件大好事。


甘肅省將啟動中藥材種收、電動播種機等農機新產品的補貼試點工作。湖北省將繼續圍繞農業綠色發展和丘陵山區農業機械發展選擇3個試點品目。安徽省在補貼方案中提出,選擇不超過3個品目的產品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重點支持綠色生態導向和丘陵山區特色產業適用機具。鼓勵各地對于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所需和小區域適用性強的機具,利用地方財政資金給予補貼,具體補貼機具品目和補貼標準由各地自定。河北省將適時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重點支持綠色生態導向和丘陵山區特色產業適用機具。基本成熟、取得資質條件的品目,可納入補貼范圍。地方特色農業發展所需和小區域適用性強的機具,可列入市縣財政安排資金的補貼范圍,具體補貼機具品目和補貼標準由市縣自定。


針對植物保護機械化這個短板,滿足農民植保無人機的高漲需求,浙江、河南、吉林、甘肅等多個省份紛紛把植保無人機,作為開展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的主要產品。湖南省2018年繼續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資金總額為1000萬元。2018年吉林省開展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試點和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工作。植保無人飛機補貼對象為,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植保作業組織和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組織,對個人購置植保無人飛機暫不予補貼。植保無人飛機購置補貼資金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統籌安排,2018年吉林總量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湖北省將啟動植保無人飛機(即遙控飛行噴霧機)的補貼試點。


4

實施累加補貼和單獨補貼的省份增加。


針對不同省份區域農機化發展的重點和薄弱環節,新的一個三年補貼工作實施周期,地方財政拿出資金,在中央財政資金補貼的基礎上,對部分農機產品實行累加補貼和單獨補貼的省市區明顯有所增加,補貼產品范圍有所擴大。


浙江省一直是堅持實行省級財政資金累加補貼的省份,今后三年一以貫之繼續這樣做,對水稻插秧機、水稻精量(穴)直播機、水稻側深施肥裝置、谷物烘干機、秧苗移栽機、打(壓)捆機、秸稈粉碎還田機及全喂入聯合收割機加裝莖稈切碎帶拋灑裝置和二次割刀實行累加定額補貼,資金由省與縣(市、區)共同承擔;寧波市對重點推廣的水稻插秧機、水稻直播機、秧盤播種成套設備、打(壓)捆機、履帶自走式旋耕機、谷物烘干機、噴桿式噴霧機、水稻側深施肥裝置等補貼機具,實行市級資金累加補貼,補貼額按中央資金補貼額的三分之一測算。


內蒙古自治區財政資金支持力度也比較大。在補貼實施方案確定,對牧區牧民購置畜牧業機械實行累加補貼和單獨補貼,單獨補貼的畜牧業機械未列入中央財政資金補貼范圍的自治區特需產品,僅限自治區選型產品和裝載機、風光互補設備。牧民及牧民生產經營組織購置畜牧業機械在中央財政資金定額補貼基礎上,自治區財政資金累加補貼20%;自治區財政資金單獨補貼的,按照不高于上年平均銷售價30%測算,實行定額補貼,補貼額不超過3萬元。實行末臺補貼的,即結余資金不足補貼一臺,可低于規定補貼標準單補一臺;也可以對末臺進行累加補貼,但總補貼比例不得超過50%。青海省對深松聯合整地機、免耕播種機、45馬力以上拖拉機、馬鈴薯種植收獲機、起壟機、鋪膜機、殘膜回收機、飼料作物收獲機械、飼料(草)加工機械設備、聯合收獲機可用省級資金累加補貼。其中對深松聯合整地機、免耕播種機、飼料作物收獲機械、飼料(草)加工機械設備在中央資金補貼額的基礎上,可用省級資金按不超過中央補貼額的90%進行累加補貼,其它機具按不超過中央補貼額50%進行累加補貼。


天津市級財政安排2000萬元補貼資金;河南省2018年安排省財政累加補貼資金就達1.1億元;西藏也有區級產品單獨補貼;海南省對深松機和插秧機產品,實行地方財政累加補貼;寧波市級財政累加補貼補貼資金,用于重點推廣機具累加補貼,重點推廣的機具品目,落實中央資金定額補貼的同時,再實行市級資金定額累加補貼。上海市規定財政補貼累加后原則上按不超過本市機具市場平均價格的50%測算。


如果每個省份都能夠因地制宜安排對部分產品實行地方財力資金累加補貼,這對于各地加快補農機產品短板和薄弱環節,提升補貼資金的作用效能一定會產生疊加作用。



5

對補貼最高額和比例進行設定并及時進行調整


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比例和數額的高低,直接影響補貼政策的健康發展和合理實施。為此,各地補貼方案普遍堅持正確處理促進發展與兼顧公平的關系,科學合理確定補貼標準,最大限度減少補貼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各省份按照中央部委對未來三年農機補貼標準的要求,在實施方案中對不同農機產品補貼最高額和由于價格波動帶來的補貼比例變化,都有明確的限定和及時監控與調整的規定。普遍是對常規、傳統及區域相對飽和機具,按較低比例測算;對薄弱環節、綠色生態、技術創新機具,按接近或等于30%的比例測算;邊遠貧困民族省區充分考慮邊遠貧困民族等特殊特定區域農機物流成本貴、價格高的實際,在西藏和新疆南疆地區分別開展差別化農機購置補貼試點,按當地農機市場均價的30%足額測算補貼標準,充分體現出貫徹中央支持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和精準扶貧的精神。


河北省等省市規定,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實行定額補貼,補貼額的調整工作一般按年度進行。一般補貼機具單機補貼額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擠奶機械、烘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2萬元;100馬力以上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免耕播種機、大型聯合收割機、水稻大型浸種催芽程控設備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25萬元;大型棉花采摘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60萬元。


重視對農機補貼資金比例及時跟進測算和調整,是各地補貼新政又一個突出方面。例如湖南省提出對新進補貼范圍、市場相對飽和、技術含量不高的機具品目,可取較低測算比例;對生產急需、市場緊缺、綠色生態、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精準智能、種植業結構調整和主要農產品主要生產環節主要機具的品目,可取較高測算比例。如果,整檔產品中央財政補貼額超過市場平均銷售價40%或單個產品中央財政補貼額超過市場平均銷售價60%的,須暫停補貼受理。內蒙古提出補貼額的調整工作一般按年度進行。繼續施行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定額+比例”模式,防止個別產品補貼額過高情況發生。山東省對補貼額在5000元以下的機械是否補貼,由各地根據實際自主確定。



6

限制補貼臺數和補貼資金


在農機補貼范圍內敞開補貼的同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引導科學、理性購買配置農機,防止違規行為,對用戶享受農機補貼臺數和補貼資金,在新的一個三年依然有一定的規定限制。


浙江省劃定購機者年度內可享受中央補貼資金實行總額限制:個人不超過30萬元,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不超過80萬元,其中省級以上示范性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不超過100萬元。內蒙古對補貼臺數有明顯限定,一戶購機者年度內享受補貼購機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臺套,即1臺拖拉機或1臺自走式機械和3臺作業機具,每套補貼總額不超過5萬元;一個生鮮乳收購站年度內享受補貼的大型擠奶機數量不超過1臺;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其他農牧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補貼機械可不受補貼臺數限制,但是需要辦理相關手續。浙江省購機者年度內可享受中央補貼資金實行總額限制:個人不超過30萬元,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不超過80萬元,其中省級以上示范性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不超過100萬元。


黑龍江農墾規定,個人補貼對象年度內享受補貼購置農機具的臺(套)數不超過4臺件,其中動力機械2臺,農具2臺;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內享受補貼額度則不能超過農牧場年度國家農機補貼總額的30%。山西省經測算補貼額在300元以下(不含300元)的低值機具不再進行補貼。原則上個人年度內享受補貼的機具數量不超過5臺件,累計補貼額不超過30萬元;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內享受補貼的機具數量不超過30臺件,累計補貼額不超過200萬元。


寧波市購機者年度內享受中央補貼資金實行總額限制,個人不超過50萬元,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不超過150萬元。河北省規定購機者年度內享受補貼資金總額的上限由各縣(市、區)根據當地實際自行確定。


新彊把補貼購置農機具的臺(套)數或補貼資金總額應設置上限設定權力下放,由各地州市結合實際自行確定。新疆建設兵團個人購機者年度內享受購置補貼農機具不超過5臺(套)或補貼資金總額不超過30萬元(采棉機60萬元);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內享受購置補貼農機具不超過50臺(套)或補貼資金總額不超過500萬元。購買采棉機需經兵、師機采棉辦公室同意后再辦理相關補貼手續。江西省規定在同一個實施年度內,個人購買同一品目機具,補貼額≤1000元的原則上不超過4臺,補貼額>1000元的原則上不超過2臺;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買同一品目機具,原則上不超過15臺。超過上述規定臺數的,由縣級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審定,需要安裝的農業機械設備或設施除外。


湖北省個人年度內享受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總額原則上不得超過10萬元,若單機補貼額超10萬元的限購1臺;種植大戶(承包耕地200畝及以上)、家庭農場、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年度內享受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總額不得超過100萬元;農業企業年度內享受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總額不得超過70萬元。


7

注意改進購置補貼農機的核驗工作


購置補貼機具的核驗工作,是政策實施工作中的緊要環節,是不法企業和購機者絞盡腦汁想闖過的關口,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風險點。在新的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周期,各個實施單位注意既全面規范補貼機具核驗流程,認真、嚴格做好購置補貼農機的核驗工作,把好這個關口,預防違規行為,同時又要方便農民,減少農民的麻煩。


吉林省對實行牌證管理的拖拉機、聯合收獲機等補貼機具,要先行辦理牌照后再辦理補貼,也可在辦理牌照過程中一并核驗辦理補貼。對安裝類、設施類等其他補貼機具,對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畜牧機械、基本農田建設機械及微耕機、田園管理機等安裝類、設施類或安全風險較高類補貼機具,在生產應用一段時期后兌付補貼資金。對敞開補貼機具購置數量的縣(市、區),對個人當年購置機具數量3臺及以上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當年購置機具數量6臺及以上的,要根據購機者購置補貼機具的數量是否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是否與其生產實際需要相符合、是否與其實際購機能力相匹配三個方面進行核查。山東等多省市規定,對實行牌證管理的補貼機具,可由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在上牌過程中一并核驗;對安裝類、設施類和安全風險較高類等補貼機具,可在生產應用一段時間后兌付補貼資金。


新疆規定鄉(鎮、場)負責農機購置補貼機具核實工作。對重點機具的核驗要做到“見人、見機、見票”;對實行牌證管理的補貼機具,可由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在上牌過程中一并核驗;對一般配套農機具的核驗可委托村委會或駐村工作隊核實,也可采取電話核實兌付、事后核查等方式。各地可結合實際細化核驗流程。核實結束后,鄉(鎮、場)對核實情況進行匯總并公示。


內蒙古要重點加強對大中型機具的核驗和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等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監管,自治區統一印發核實登記表,各盟市科學確定核實機具品種和數量,旗縣落實核實具體工作。吉林省對個人當年購置機具數量3臺及以上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當年購置機具數量6臺及以上的,要根據購機者購置補貼機具的數量是否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是否與其生產實際需要相符合、是否與其實際購機能力相匹配三個方面進行核查。



8

加快購置補貼與農機報廢更新相銜接


為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農機具存量結構優化作用,按照中央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指導意見,不少省份在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促進農機報廢更新方面積極采用措施進行推動。


山東省實施方案把農機補貼與報廢更新融合推進,堅持“農民自愿、國家扶持、方便高效、促進更新”的原則,從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直接安排部分資金,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對農民自愿報廢淘汰老舊農機且購買新農機的給予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實施范圍是在33個縣(市、區)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報廢補貼機具種類為拖拉機、聯合收割機。


江蘇省明確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是農機購置補貼支出的主要方面之一。福建省為鼓勵和引導農業機械及時報廢更新和升級換代,加快節能、環保、安全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堅持“農民自愿、國家扶持、方便高效、促進更新”的原則,對機主自愿報廢淘汰老舊農機且購買新農機的給予適當補助。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與農機購置補貼相銜接,進一步擴大財政補貼政策效應,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寧波市對已經報廢老舊農機并取得拆解回收證明的購機者,可優先補貼。補貼申領有效期原則上當年有效。湖北省規定已經報廢老舊農機并取得拆解回收證明的補貼對象,優先補貼。吉林省、河北省都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工作,鼓勵開展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具。


9

積極采用“由繁變簡”辦理補貼辦法,努力破解操作環節上的痛點。


農機補貼辦理手續比較繁瑣,申請一臺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農民要往返跑路多次,這個是農民不夠滿意的一個主要方因素。


為了簡化方便農民辦理農機補貼手續,高效服務千家萬戶,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在新的補貼實施操作中,不少省市積極推行使用手機APP申領補貼,讓申領者“最多跑一次”,減少等待時間,采用農機補貼辦理“由繁變簡”措施,努力提升政策實施便利度。


根據全國第一家青島推出農機購置補貼APP辦理補貼的做法,26個省(區、市)份相繼計劃積極試點應用手機APP申領補貼。今年己有山東、寧夏、青海、浙江、福建、江西可以使用App辦理補貼,甘肅、廣東三個省份正在開發中。這樣農機購機者,足不出戶,使用手機APP,手機一點,手機遠程錄入資料、申請預約、申領補貼,就可以把補貼辦理手續搞定,更加簡單、方便農民購機報補。


盡量方便農機企業申請辦理補貼產品投檔,是新的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在設計制定中重點要改進、突破的環節。32個省(區、市、農墾、兵團)推出使用補貼機具網絡投檔系統,有的省區實行補貼產品隨時投檔、定期分類歸檔;廣東省原則上每年安排三次補貼產品投檔;部分單位補貼產品投檔,原則上每年不少于兩次,有的還取消了紙質投檔材料的報送備案,進一步解決企業報送紙質投檔材料的繁瑣和不便等問題。


實際上,各方面還有一個對尚未出臺第十條新政有著強烈的預期和期盼,那就是給農民的補貼資金,限定時間,盡早到卡;千方百計解決相當一部方縣、鄉農機補貼辦理部門仍無專項工作經費的問題。這兩個環節,切實關系著農民對補貼政策的滿意度和補貼工作高效、順暢的落實執行,應創造條件,努力解決,戮力做好。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這九條購機補貼新政的推出,條條叫硬、招招見實、環環相扣,調整力度之大、完善措施之實、提高改進之快,應當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設計制定的各級政府決策部門點贊。只要堅持不走樣的貫徹落實,必將會使新一輪各地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更加精準、高效開展,作用更加突出,農民和企業滿意度會更高。


結束語:在新一輪農機購機補貼操作實施中,堅持創新發展、砥礪前行,各地農機購置補貼的新政持續化為行動,必將會連點成線到面,在廣袤農村田野上落地生根,引領農機行業的新發展,帶動農機市場又在不同產品、不同領域再展蓬勃生機,為加快推動新時期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再立新功。


原創聲明:

本文原創作者:大田傳媒|農機360網 《農機新觀察》特約評論員 李社潮,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