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漏油原因分析與排除
摘要:本文從燃油箱漏油、油管及接頭處漏油、濾清器漏油、噴油泵漏油等幾個方面分析了燃油外漏的原因,并分析了油封、密封面外漏機油的原因,提出了預防與排除辦法。
漏油是柴油發動機使用過程中常見故障現象。漏油分為燃油外漏和機油外漏,不僅浪費能源還污染環境,也預示著柴油機存在著某種故障,要找出漏油原因,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排除。
1 燃油外漏
(1)燃油箱漏油。油箱漏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故障,98%的漏油是由于油箱的焊接缺陷。①焊接過程中的斷焊、氣孔、裂紋、夾渣的缺陷,在使用過程中焊縫被振裂而漏油。焊補油箱時極易發生爆炸,操作需要小心謹J滇。②出油開關漏油。應旋緊防漏填料螺帽或更換填料。③排油開關因長期使用發生磨損、銹蝕而漏油。應更換壓傷的球閥;緊固管狀螺帽時,用力不能過猛、過大。
(2)油管及接頭漏油。原因有:①低壓油管接頭滲漏。這是由于銅墊或鋁墊凸凹不平、變形,油管接頭平面或空心螺栓端面不平,粘有雜質所致。可磨平接觸面或纏繞石棉繩。纏繞石棉繩的方向應與螺栓旋向一致。另外,也可用膠粘劑進行粘結。粘結時,應將油箱開關關死,把油管接頭擰緊,并將油管接頭周圍清洗干凈再涂膠粘劑,待10~15 min后再打開油箱開關。②油管破裂。一般可以補焊。低壓油管破裂時,可將裂縫處截斷。套上一段內徑合適而有一定緊度的塑料管,并用鉛絲扎緊。③高壓油管接頭漏油。是由于出油閥緊座、噴油器體進油接頭凹錐面和高壓油管相配合的錐形頭有溝痕,封閉不嚴所致。或高壓油管端頭錐體與接管螺栓錐穴接觸面損壞,或高壓油管根部裂開,從而出現漏油現象。如果高壓油管根部裂開,且不能立即更換新件,可暫時用石棉線纏繞牢靠。焊接或更換高壓油管時,不能改變原油管的長度。車輛行駛中,如果油管喇叭口損壞漏油,可用鉗子夾住管頭,使其露出稍許,用起子輕輕轉動,擴張油管口成喇叭狀,再用棉紗涂肥皂后擰緊。
(3)濾清器漏油。有以下原因:①濾清器的放氣、放油螺栓與墊片之間夾著雜質,或蓋體之間的墊子損壞,或蓋與殼體的緊固螺釘擰緊力不夠致使漏油。可更換新墊片或纏繞石棉繩予以止漏。②細濾清器的支承隔板破裂。
(4)輸油泵漏油。有以下原因:①輸油泵紙墊損壞,固定螺栓擰得不緊。②輸油泵的挺桿與導管過度磨損。可用舊挺桿與孔互研或車制新挺桿研配。③手油泵上部漏油。是由于活塞與套筒嚴重磨損,致使其間的配合間隙增大,或者是橡膠環損壞的緣故。可用耐油橡膠制環進行更換。
(5)噴油泵漏油。主要有以下兒種情況:①柱塞套筒下部漏油。主要原因是接觸面不平,或在裝配時夾人雜物,當柴油機正常運轉時,打開噴油泵邊蓋,可以看出滲漏的油滴。排除的方法是除去夾雜物,或加紙墊密封,嚴重時進行研磨或鑲套修復。②調速器殼體與泵體間、泵體油面檢查孔螺塞等處漏油。可將黃油放在容器中加熱到呈液態狀,再和石棉粉以1:2.5的比例混合,攪拌成漿糊狀,薄而均勻地涂在墊片接觸面的外緣,提高其密封性。
(6)出油閥接頭處漏油。主要原因是:①由于出油閥襯墊損壞,或泵體內孔與出油閥襯墊接觸處有劃痕,密封不嚴所致。應及時更換出油閥襯墊。②噴油泵泵體與泵蓋間、柱塞套筒臺肩與泵蓋臺肩間漏油。可墊以厚度不超過0. 1 mm的塑料墊。也可以用報廢的套筒做磨具,在支承臺肩上涂敷800粒度的研磨膏進行研磨,直到支承面磨至呈烏黑色,劃傷痕跡被清除為止。
(7)噴油器漏油。有以下原因:①噴油嘴滴油。故障在出油閥上,主要是出油閥與閥座關閉不嚴、出油閥卡死在開放位置、減壓環帶和密封錐面磨損嚴重等。更換出油閥偶件。②噴油器體平面與針閥體端面出現刮傷或麻點。應研磨兩平面或更換新件。③噴油器緊帽未擰緊或緊帽變形,應擰緊或更換緊帽。④調整螺釘、螺母端面不平或有縱向裂紋,應更換新件。
2 機油外漏
柴油機機油外漏主要發生在潤滑系統管路、潤滑部件的密封部位。最常見的是發動機運轉一定時間停下來,曲軸后軸頸處有機油滴到地面;運行中,滲漏的機油被拋到油底殼等處,另外,還有油管裂紋漏油,油底殼漏油等。主要原因有:
(1)油底殼機油面過高和曲軸主軸軸頸接近(坡道行駛時,機油面大大超過),造成曲軸后軸頸處漏油。曲軸軸向移動過大,會產生泵油現象引起漏油。
(2)曲軸箱通風裝置(單向閥)失效,箱內壓力增高,從而出現結合面機油滲漏現象。一些用戶對通氣孔的作用不了解,將其堵死,造成曲軸箱內壓力增高,引起機油竄人燃燒室,并增加了結合面機油的滲漏風險。
(3)油封裝配過于松曠,油封本身破損,油封的彈簧松弛或使用過久而磨損,以及密封條裝配不當而滲漏。帶自緊彈簧的油封漏油,多為油封的彈簧松弛,失去了收縮能力。
排除與預防方法;更換損壞的油封,疏通油箱通風裝置。檢查曲軸的軸向移動量,如果過大,可將軸端固定螺絲擰緊,或更換軸端蓋的密封墊。在保養維修中應嚴格遵守軸頸油封的裝配技術要求;控制或適當降低機油油面高度,避免過量;經常檢查曲軸箱通風系統,避免堵塞。油管路各接頭處如有滲漏油現象,應及時緊固三通螺母,必要時更換新的密封墊圈。
來源:農機使用與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