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了:有理有據,農機行業知名媒體人7000字長文批判《2018武漢國際農機展:外資的看點與本土的笑點》
這幾天國內一些行業人屁巔屁巔去意大利看農機展,可對老朱這種出國難的人,腦海里只能繼續回蕩著武漢農機展的余響。 前些天,農機行業知名媒體農業機械微信號發了篇《2018武漢國際農機展:外資的看點與本土的笑點》的大作,借助國際展這個年度至盛的農機輿論場劇烈發酵,迅速迎合了行業一些對國內企業“恨鐵不成鋼”的人之口味,在那幾天一時刷了屏。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仙寫的,還署了名“農業機械行業理性分析師”,在老朱看來,如果此文算理性的話,那真是“赤果果(裸裸)”的標榜了。 從此文本身看,這位頗懂操縱輿論的作者以沖突的效果制造了賣點。但以老朱看,無論是觀點和論據均失之淺薄、站不住腳。 為什么這么說,是因為一是此文作者導向錯誤,以先入為主的觀點判決外企就是好的,國內企業就是不行。你心里想著什么,就會拿這方面的論據來會佐證。所謂就心里有佛,看別人也像佛,就像佛印看蘇東坡;反之亦然。《笑點》一文頗似這樣。想說國內企業好笑,就盡舉些負面的例子或說些負面的語言。 二是此文的基調偏激化甚至極端化。諸如“我們只是在外形尺寸、顏色和商標上的模仿,在技術上的毫無進步”“國內企業,反正,能騙一個騙一個,能賣一臺是一臺。”此類言辭,通篇都在長他人之志氣,滅我企之成就,極盡妄自菲薄之能事,讓在下甚至懷疑作者的立場。 你可以說國內企業做得不夠好,你愿意譏笑、瞧不起國內企業也自便,但不能否認(大多數)國內企業不努力;你可以大夸特夸外資企業,但也不必去踩國內企業嘛。老朱有同事談及此文時,也表達了如此觀感。 三是此文以形而上學的主觀邏輯,錯把末流當主流,譬如拿浙江寧波和山東濰坊極少數幾家拿不上臺面的企業說事,全然否定國內農機工業整體上取得的成就與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的努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如此文舉的一個例子就是有企業“把標志做成小鹿與迪爾的綠色”,其實這只是極端的案例,根本不具普遍性,是末流,而這種簡單傍名牌之舉是國內很多同行都瞧不起的做法,因此并不值得一提再提(前些年就炒過了)。想想這些企業在行業內受到的排斥就可見一斑。我們看問題、觀察國內農機行業,要看主流,不能鉆牛角尖、以偏蓋全,否則就是唯心主義。 下面就說說在下的觀點,就事論事,如有冒犯,還請此文作者多多包涵。 一是國內農機企業不可笑,他們很努力 本屆國際展,以約翰迪爾、科樂收(CLAAS)、道依茨法爾、馬斯奇奧、久保田、洋馬等為代表的多數(對,多數,并不是每家都好)在華外資企業在布展方面均不乏亮點,在下作為媒體人非常欣賞。但你不能因為他們做得好就一味貶低國內企業,更不可因自卑或媚洋心態就忽視甚至刻意抹殺國內企業的努力。 實際上,如果你真冷靜地觀察,不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的維度看,國內企業也亮點頗多。從前年的國際展開始,老朱就深切地感受到國內企業在往上走的轉型升級方面的努力――這也不僅是在下本人的看法,很多制造商和經銷商都這么說。 近年來,進入新一輪調整階段的中國農機企業,包括主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均很努力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以老朱有限的采訪經歷,無論是制造工藝的改善還是技術的改進,好多企業都不惜下血本,中國一拖、五征(兗州工廠)、雷沃、中聯重機、勇猛機械、星光農機、巨明、金大豐、時風等知名企業的生產工藝與裝備均算得上是很先進了,現代化的機加工、焊接、涂裝設備與技術的采用,大大提升了產品層次;而從技術方面上看,除了一些龍頭企業,像久富、圣和、九方泰禾、順邦、華德、洪珠、星光玉龍、德邦大為、康達、黑森等細分市場的優秀企業在各自主導產品上也不斷取得進步,因此對外資企業的沖擊力也不斷提升,有的甚至對外資企業構成有力威脅。從構成主機的零部件企業看,中良膠帶的研發、工藝裝備和產品檢測手段,連德國同行來了都刮目相看;位于濰坊的谷合傳動,除了在硬件與技術方面加強研發,近年來請來了5位日本專家幫助提升現場管理能力,產品不斷向中高端邁進,有些型號的傳動件產品已經具備替代外資的能力。 購機補貼政策實施后的十年我們說是國內農機化發展的“黃金十年”,其中發揮主要支撐力量的無疑是國內企業。以水稻收割機為例,江蘇沃得一舉逼近不可思議的4萬臺,也是至今水稻機銷量唯一超過2萬臺的企業,居然遠遠超過了久保田!如果不是產品有亮點、有賣點,相信用戶不是傻子,他們一定會用腳而不是用鈔票來投票。 從本屆國際展來看,國內企業在大馬力拖拉機、大型收獲機、采棉機、免耕精量播種機、籽粒收獲機、莖穗兼收機型、圓捆機、植保機械(包括無人機)、國四排放柴油機、農機精準農業、智能化駕駛等領域均表現出充分的進取心。實際上,近年來,國內農機企業在很多新興領域不斷推出新的機型,就從側面印證了國內企業在供給側進行改革、滿足市場需求的努力。盡管有些產品還不如人意,但是他們對技術的追求和產品質量的升級是顯而易見的。與外資巨頭相比,我們是后來者,應給國內企業適度的體諒與耐心。 退一步說,此次展會本土企業即便總攬(原文為“總覽)全部笑點也很正常,武漢展本身就是一家還沒有足夠“國際化色彩”、而基本是國內企業參與的展會,除去在華建廠的企業,真正從外國來參展的“外企”沒有幾家。能到中國來投資興業的外企肯定是優秀的企業,不優秀的企業也難入我國市場或來這么一個展會參展。 我們看行業,要看龍頭企業、有代表性的企業,不能拿那些三四流甚至末流企業作代表,后者終將被市場的洪流所淘汰,代表不了中國農機的先進生產力。 二是在華外資企業并沒有那么成功 國外企業在中國就行嗎?如果他們都行、為什么他們做得不夠好?實際上,國外農機企業在中國的表現,遠不如他們國家的汽車領域的企業。 以全球農機第一巨頭約翰迪爾為例,盡管在中國市場躬耕數十年,但至今在中國市場恐怕并不能算成功,據說這兩年他們主要靠進口采棉機賺錢。老朱入行的2002年之際,并購佳聯后易名的迪爾佳聯生產的佳聯3060、3070及其他收獲機械一年產銷四五千臺,可如今銷量與市占率均已很小了;迪爾并購天拖隨后那幾年,很多華北地區的農民兄弟去買“鐵牛”拖拉機時,對其他品牌看都不看一眼,而現在,迪爾拖拉機盡管仍然很牛、仍是一些國內企業對標的產品,但近年來濰坊、洛陽等地的大中拖企業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也是事實;迪爾寧波工廠在并購后銷量一度達到四五萬臺的高峰,而現在可能就幾千臺;迪爾在華水稻收割機研發了八年,最終的命運是項目中止;4行玉米機在東北市場曾經一度洛陽紙貴,可后來被勇猛等玉米機企業反超甚至可以說完勝。從市場分布看,迪爾的優勢已經基本收縮到兩北市場,而十多年前其在中原市場、華北市場均占有極大優勢。處于全球農機榜眼位置的凱斯紐荷蘭,旗下的上海紐荷蘭在華合資十多年后破產清算。另外以并購見長的愛科集團,目前在中國的發展亮點寥寥,特別是其兗州基地目前看很不成功。 從目前看,真正讓國內農機行業推崇與叫好的企業恐怕只有久保田。但久保田真正勝在其領先的制造技術上產生的產品可靠性。同時,久保田的一個厲害之處還在于對中國市場的吃透和對政策的諳熟利用,譬如收獲機不死守一片叫好的PRQ688,產品跟著補貼政策和需求同步向大型化升級至988,拖拉機由70馬力升級至本屆展會上展出的150馬力7151機型,產品型譜也向全程全面農機化推進。此外,同屬日本的洋馬和意大利道依茨法爾由于重用中國團隊和發揮自身優勢,目前也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 當然,說迪爾等在華外資企業的問題并不是想說他們不優秀,前期在華發展遇障或在于外方對中國發展戰略的偏差,當前迪爾中國毫無疑問仍是行業的佼佼者,在很多方面仍是國內企業學習的標桿。這次在國際展上他們無論展出的8550大型青貯機、W100、C440籽粒收獲機和F441大型圓捆機等產品及布展創意都非常讓驚艷,特別是迪爾中國近幾年在劉鏡輝、李立鳳等中國高層的帶領下,正呈現復興的跡象。 要說國內企業生產的品牌較多,也需要辯證地看待。與德國、意大利這些農機大國的企業不同,這些國家典型的特點是國內市場小,因此這些企業只能走專業化之路,并依靠專業化的優勢向國外擴張,其國內市場很難養活這些企業。中國地域遼闊、農藝復雜、作物眾多,注定了中國會產生、也更需要更多農機企業與品類。 《笑點》一文還說“收獲機械,似乎我們的本土企業,只會在喂入量上做文章,或者就是劍走偏鋒,玉米機做壞了,去干青飼機;土豆機做壞了,去干藥草機。反正,能騙一個騙一個,能賣一臺是一臺。”以在下觀之,在喂入量上做文章并沒有錯啊,這是跟隨國家政策引導做出的調整、是適應用戶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在華外資企業哪家不這樣?包括《笑點》一文舉的科樂收在華推出的D370的例子。同時,具體到企業經營本身就有一定的試錯成分,天才企業家畢竟是少數,根據企業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調整產品與產業結構,何錯之有?而且,現在國家提倡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身就是對后進市場和薄弱環節進行的主動應變。就跟人一樣,在某一單位表現不出色,換一個崗位或單位,可能就如魚得水了。 外國人并不比中國人聰明。他們的厲害之處,在于他們提前進入了農機制造的現代化。脫離國情、歷史與現實的指責無異于“耍流氓”。 三是技術發展需與市場(發展階段)相結合 四是逆向模仿式產品開發并不全是錯,國外企業也一樣 再談模仿。不錯,由于技術底子薄,目前很多國內企業在技術升級的過程中在模仿外資或其他同行的優秀產品,畢竟能有幾家企業有實力去國外直接收購技術或企業?這方面,不必苛求國內企業,很多老外在發展過程中也一樣。 對于這一點,國際展期間在星光玉龍舉辦的秸稈綜合利用論壇上,其副總經理范瑋舉的一個例子就讓老朱深受啟發,用在此處感覺很熨帖。 在談到目前的打捆機行業時范瑋以“自省與自信”為題進行了闡述。她說:“我們首先自省技術問題。技術力量單薄,是所有民族農機工業的通病。今年打捆機火得一塌糊涂,農機行業的很多產品擴大了幾倍甚至十幾倍,但是技術上幾乎還處于模仿+改進的階段。我們得正視,也得承認,模仿是最快的學習方法。當然,模仿很丟人,但也并不丟人,這是歷史進程的必然階段,我們是難以逾越的。我們來看,二戰后的日本,大量的工廠在空襲中被毀,日本工業萎縮,經濟蕭條,舉步維艱。要如何在貧瘠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呢?就是從模仿開始的。日本跟隨在美國后面,對電腦、消費品、通訊產品,都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日本技術人員除了書面學習以外,還從美國購入實物產品,進行拆解,徹底研究每個部件。他們起了一個很有科學性的名字“逆向工程”。其實跟我們現在的“山寨”是一個意思。當年“madeinJapan”被多個國家批評,逐漸日本就開始意識到“要令本國產業和生活向前發展,技術是不可或缺的”,日本開始培養大量的技術人才,研發自己的產品,終于由模仿者變成了領跑者,一雪前恥。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范瑋認為,我國目前的制造業狀況跟當年的日本有驚人的相似。前段時間美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指責中國“盜竊美國的知識產權和就業機會”,美、日、歐盟聯合起來給我國施加壓力和挑戰。習近平主席9月底視察東北時說,“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國內農機行業稍微清醒一點的人士都會明白目前我們的短板所在與努力的方向。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要想后來居上,一條重要的指導原則就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亦即走所謂集成創新之路。如何集成?就是利用別人的優秀先進的成果。這一點上,國內農機企業絲毫無需感到羞赧。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笑點》作者非常推崇的某日資企業的玉米收獲機也是從模仿國內華北一家企業產品開始的,其在中國的員工就參與了這個過程,這在國內農機行業是“公認的秘密”。在日本,該企業并沒有玉米收獲機產品技術平臺。單純從產品本身看,這款“模仿”產品青出藍而勝于藍,但是由于其大量采用日本進口的零部件,導致其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即便達到上千臺的銷量仍然入不敷出,因此亦導致其投放市場的過程受阻,產品叫好不叫座。這也再次證實了好技術、好產品是需要花錢的觀點。 五、不要一味對國內企業橫加指責 說到這,對于我們的主管部門和媒體人來說,也要注意到國內企業的努力,千萬不要一味橫加指責國內企業不行、不努力,一副官老爺作派。很多行業管理者若去干企業,十有八九是干不過目前國內農機企業領導們的。 同時,我們主管部門的領導也要注意:中國的農機化事業需要國內企業來武裝。這也是老朱一貫的觀點。過去發展農機化主要靠的是國內企業,今后也如是。現在上面倡導全程與全面機械化、倡導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為那些農機化發展薄弱環節、薄弱領域提供產品,更需要國內企業。如果產生不了規模效應,國外企業是絕對不會在你中國搞產品開發的。他們所做的,是把在國外已經成熟甚至已經過時了的技術予以流布并使經濟效益最大化。最先進的產品及技術,他們無論從哪一方面考慮都是不會同步投放到中國市場的,公認最先進的德國芬特拖拉機至今在國內難覓一面。 正如某日資企業生產的玉米收獲機質量好、售價高,可是成本也比國內企業高很多,即便農民愿意買,企業還不愿供應,因為多賣一臺他虧得越多。國外企業,來中國不是來當雷鋒的,首先是要賺錢的。一個人可以成為偉大的白求恩,但一家企業這樣下去遲早玩完。就像這家日資企業,不賺錢,他們就會減少市場投放量。今后我們自己的企業強大了走出去,也是一樣道理。老朱過去干報紙時,北京地區曾有幾家火暴的都市報,達到一定的發行量就不印了,因為印得越多虧得越多、報社承受不了。 試想,我國玉米機收事業,如果不是國內企業的努力,那是不可想象的。東北市場沒有勇猛、迪馬、牧神,黃淮海區域沒有雷沃、巨明、博遠、金大豐、國豐和此前的金億,丘陵山區沒有金達威、巨明等企業,中國的玉米收獲機械化肯定還有好長的路要走。另以甘蔗機械化為例,以約翰迪爾和凱斯技術之盛,并沒有讓中國的甘蔗收獲機械化事業發生質的變化,今后要想發生質的改觀,恐怕還是得靠中聯重科、洛陽辰漢和柳工等一批國內企業的努力。今后,棉花、馬鈴薯等作物的機械化同樣主要靠國內企業。 我們還有些行業人士鼓吹要對外資進口產品全面放開,從某些外界施加的壓力角度看可能需要,但總體上看,老朱是不太贊成的(雖然現在已經全面放開了)。所謂的老百姓需要,也只是少之又少的老百姓(更多的大概是那些弄虛作假的合作社)需要,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即便補貼也是買不起的。真要補,也要選取那些目前國內企業還沒能力生產、國內消費者和地區發展又急需(如環保型的畜禽糞便處理機械)的少數品種來嘗試一下。 外企產品好則好矣,可是賣不了幾臺,對中國農機化事業發展作用有限。外資農機產品的價格中國農機化支撐不起。當前,若大規模靠外資產品支撐中國農機化,那我們農機化的發展成本太高。更嚴重的是,我們要防中國農機工業陷入“拉美化陷阱”。可以想見,如果對外資產品大規模放開補貼,國內農機企業將陷入災難性后果。對于消費者,誰不想要好東西?而政策制訂者,需要從頂層設計方面全面考慮、以政策引導產業和事業良性發展。 正常的產業發展形態應該是以中端產品為主、高中低呈現橄欖形的分布狀態,如同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一樣,中產階段要占多數、成為社會穩定的壓艙石。從農機行業來說,我們的技術和企業以中端(與目前發展階段相適應)為主,所謂存在即合理,目前的產業形態就是基本符合中國當前農機化發展模式的,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能一吃吃個胖子。隨著社會的發展演進,行業集中度上升、產品向高端升級,這是需要一定時間窗的產業發展規律。而且,中國市場太大太復雜,還不能簡單地拿國外的經驗來套中國(農機化和農機行業)。從表面上看,中國市場企業一定會更多更散,這并不代表中國農機產業不理性。 特別要指出的是,當前農機行業遇到的問題并不簡單在于農機行業本身,而是掣肘于農業和實體制造遭遇的系統性的問題(有時間再就此問題另寫一篇)。 如上所述,把中國農機化事業寄托在外國企業產品上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在農機補貼政策上在下建議要擋住壓力堅持一條:在中國建廠!此處請在外資企業從業的中國員工對此建議莫生氣--商業沒有國界,但商人有自己的祖國。 當然,此處絕不是排斥國外企業,在下不是民粹主義者。國外農機企業的重要意義,就是在中國起到技術引領示范作用并發揮對國內企業的“鯰魚效應”,同時對我國企業尚沒有能力提供產品的領域帶來可資學習借鑒的產品。在下對在華做出貢獻的一干外資企業非常敬佩,他們的中大多數在華安分守己、合規經營、解決就業,為促進國內農機產業的發展了做出了重要貢獻。 過去,我們的國內企業靠銷售策略和服務策略與外資企業競爭,而目前已經進入品質競爭時代,下一步將進入技術的競爭。國內企業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的。我們搞媒體的人,需要謙虛地跟身在其中的人學習,而不可自以為是、指點江山。這篇拙作也算想給國內企業正一下名,但是,并不代表我對其中一些企業的一些負面作法予以肯定與鼓勵,該改的,一定要盡快改、努力改。 最后,《笑點》一文還引述了農業機械于帥社長的話“如果你不喜歡農業、也沒有堅守農業的情懷,請你離開這個行業,不要搗亂,也不要陷入泥潭,這是對行業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于社長的話我頗為認同,不過我想告訴這位作者的是,商業的本質不是情懷,而是滿足用戶需求。空有情懷是沒有用的,對行業和企業負責的前提是先保證自己活著。對于我們的農機企業家來說,既要有理想(情懷),在實際運營中卻不能理想化(情緒化)。正如這位作者崇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你能說他們首先不是為了商業利益而是為了所謂的情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