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到底!電動車人在北京釣魚臺集體發聲
主辦: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品牌電動車》
鴻爾達信息中心
在中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像電動車行業。創造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同時,卻又遭遇不公。電動車行業用18年時間,積累了2億用戶、年產值2000多億。卻要面臨沒有合法身份的尷尬。甚至成為部分城市管理者懶政的犧牲品。行業標準嚴重滯后,“新六條”這樣的霸王條款如魚梗在喉,深圳、廣州等地更是對電動車以禁代管。這背后,有利益集團的博弈,也有城市管理職能的缺失。是沉默、縱容,還是積極行動,這關乎企業生存,行業命運。
5月15日,“中國電動車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電動車協會領導、行業優秀企業代表,法學界、經濟學界、科技界專家學者,央視等數十家主流媒體共同參與。他們為電動車行業代言,為電動車行業發聲。
社會精英為電動車代言
本次論壇邀請了經濟學界、法學界、科技界的院士專家學者,現場討論,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倩主持。
張曙光:查扣、取締電動車,這是懶漢思維,也是最無能作法。極端的管理沒有道理,反對查扣、取締電動車,不能讓管理原地踏步。
何祚庥:89歲高齡,雖然不能再堅持騎電動車,卻仍然要為電動車爭取路權。新國標難產,是不同行業爭市場的結果,是利益集團利用行政手段打壓電動車的結果。
李步云:行業內部盡快形成共識,修改國六條,修改道路交通法關于電動車的強制管理。通過法律程序盡快解決新國標問題。
鄭也夫:未來的出行方式,人人都是風火輪的哪吒。電動兩輪車是交通工具體積革命的先行者,有2億用戶,未來要爭取自己的專用車道。
電動車人,為生存發聲
馬中超:社會消費為行業兜底,2億消費者為行業買單。現行標準嚴重滯后,新國標要分類分地域制定,不能用一個技術標準涵蓋所有產品,更不能簡單的一禁了之。
張天任:電動車行業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的理念。行業大有可為。電動車行業,不僅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更大的社會效益。
張劍:標準滯后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行業內部要放下私利,團結一致,在新國標問題上達成共識。
倪捷:呼吁現行標準的修改,這關乎老百姓的人權、路權。多一些科學方法,多一些調研,少一些“拍腦袋”。團結一致,放下面子,為生存而反抗。
陸金龍:電動車行業用18年時間實現了600倍的增長,年產值超2300億(兩輪+三輪)。行業堅持一年就,增加3500萬,堅持三年就是1億。方眼全球市場,出口倒逼產業升級。
藍世有:廣東是電動車禁限的重災區,深圳市正在研討全面禁電。
堅持,團結,奮進
電動車行業,從草根一路走來,經過了市場的重重考驗,成為綠色交通產業的先鋒。誰曾想,國標問題、管理部門懶政卻成為行業發展的掣肘。甚至成為行業發展的死結。正如研討會上,董倩跟倪捷的對話:同樣的難題,十年前就遇到了,十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為他而煩惱,希望十年后我們不再討論相同的話題。
回顧整場論壇,有爭議和分歧。但重要的是,如此行業領軍和社會精英能夠站在同一個陣營為電動車這場創新發展論壇。毫無疑問,這是行業有史以來最強智力的集合。這是電動車人團結一致,為生存和發展最高調的一次發聲;也是行業外的志同道合者為電動車代言的最強陣容。
每一個電動車人都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