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電機從此講述中國故事
輪轂電機從此講述中國故事
2016年9月26日。北京三里屯荷蘭駐華大使官邸。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以6147萬美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的簽約儀式,在來華訪問的荷蘭基礎設施與環境部部長舒爾茨女士見證下隆重舉行。
天海,從此擁有了當今世界最前衛的輪轂電機技術,讓中國一步登上輪轂電機技術的高峰。
2016年11月21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時代暨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全資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新聞發布會隆重舉行。來自工信部、科技部、全國清潔汽車行動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家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世界汽車工程師聯合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美中汽車交流協會、全球汽車精英組織主席、電動車百人會的官員和行業專家,共同見證了這一行業盛事。荷蘭駐中國大使親臨現場祝賀。
天海,從此拉開了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時代的大幕,讓輪轂電機從此講述中國故事。
呂超在新聞發布會上演講
新聞發布會啟動儀式
新聞發布會研討現場。
輪轂電機將是電驅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
“我現在是個地地道道的‘輪轂電機主義者’”。只要有發聲的機會,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呂超,都會毫不掩飾地亮出自己的觀點。他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兩年前,他初次接觸美國著名的
ProteanElectric輪轂電機公司,就對輪轂電機技術一見鐘情。一年前,他出于對這一技術前景的“信仰”,在業內大多數人認為輪轂電機技術過于“未來”,很難近期實現產業化的情境下,決然入股ProteanElectric輪轂電機公司,成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東,并出任該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輪轂電機必將成為電驅動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在呂超看來,隨著風靡全球的新能源浪潮洶涌而至,依靠電機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必然步入第三代,即輪轂電機技術。較之第一代中央電機集中驅動技術和第二代輪邊電機技術,輪轂電機技術創造性地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整合到輪轂內,變中央式驅動為分布式驅動,省掉了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等傳動部件,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發動機、變速機的一體化,即可減少80%的傳動部件、減輕30%的自身重量,又可極大地提高電池能效,延長續航里程,具有高效、節能、輕量化、小型化等諸多優點。他堅信,作為一種最直接、最高效的驅動方式,輪轂電機技術催生的電驅動系統,必將以解決新能源汽車成本、能耗、污染等問題的終極方案而一枝獨秀。
“中國要從汽車制造大國變成汽車制造強國,急需這樣的顛覆性技術”。他認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研發熱度,正在催生著顛覆性技術并期待著顛覆性技術的支撐。誰率先掌控了顛覆性技術,誰就擁有了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未來。因新能源汽車與傳統內燃機汽車在驅動技術上已開始另辟蹊徑,這就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研制,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中國汽車制造業只要擺脫傳統內燃機汽車關鍵部件依賴于國外的老路,率先掌控并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輪轂電機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就能讓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的夢想變成現實。
“中國汽配企業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更需要這樣的顛覆性技術”。他毫不諱言,中國汽配企業最大的短板是技術相對落后。沒有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的支撐,中國汽配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就是一句空話。他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天海同步集團是一家集自主研發、加工制造汽車變速器核心零部件及常規動力、混合動力、純電動客車變速器、電控系統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憑借技術領先的優勢,在國際高端汽配市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便如此,天海若在輪轂電機技術即將廣泛應用,變速箱和傳動軸面臨下崗的大趨勢下,還鎖定汽車變速器核心零部件和變速箱等傳統產品上調結構、搞升級,無異于緣木求魚,死路一條。
他前段時間去以色列,對以色列企業普遍秉持的“不創新,必定滅亡”的生存發展之道,感觸頗深。他也由此更加堅信,戰略競爭時代,企業比拼的是誰的眼光更長遠。他認為,中國汽配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打破慣性思維,敢于自我顛覆,以國際化大視野,在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顛覆性技術上實現率先突破,真正走上創新式差異化發展之路。
他表示,為了不讓關鍵部件再成為中國自主品牌電動汽車的傷心之地,天海在成為國際知名的同步器、行星齒輪、DCT齒套精鍛件等汽車傳動系統零部件研制基地之后,就已把轉型發展的目標鎖定在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而要握在手中的第一張入場券就是輪轂電機技術。
e-Traction輪轂電機技術全球領先
“中國汽車制造業不僅需要輪轂電機這樣的顛覆性技術,更需要真正擁有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呂超認為,擁有這樣的顛覆性技術,無非有兩條路:一是內生,二是外引。通過自主創新或通過產學研結合實現“內生”最為理想,但在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原創能力普遍缺乏的情況下,短時間內攻克顛覆性技術并不現實。
他坦言,天海同步集團已在汽車變速器核心零部件及常規動力、混合動力、純電動客車變速器、電控系統等傳統領域,開創了多項世界第一,其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國內汽配行業首屈一指,但仍不具備在短時間內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實力。即便是整個中國汽車制造業,因習慣于邯鄲學步,也很難先于國外在顛覆性技術上大有作為。就拿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電機來說,雖然國內在中央電機方面有所進展,但在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分布式驅動及相關電控技術上尚無建樹。他很擔心中國傳統汽車領域核心零部件“空殼化”現象,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重演。
“面對現實,‘外引’無疑是一條快速獲得先進技術的捷徑”。呂超認為,在實踐證明固有的引進模式引不來先進核心技術,傳統的合資方式換不來先進核心技術的情況下,為了在技術上真正擁有話語權,并購當成為“外引”的第一選項。在他看來,與其從零開始,輸在起跑線上,不如運用全球資源,借助資本的力量,以100%的股權進行收購,在他人已搭建起的高端平臺上實現騰空一躍。他同時強調,所并購的技術必須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領先技術,最好是顛覆性技術。
呂超之所以要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就在于看好該公司的輪轂電機技術。據他介紹,成立于1981年、總部位于荷蘭阿陪爾頓的e-Traction公司,堪稱當今世界輪轂電機技術研制的翹楚。憑借具有30年電驅動傳動系統研制的豐富經驗,該公司不僅是歐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制造商,更是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直接驅動輪轂電機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具有超強的研發和系統集成能力。該公司自1990年至今,已收獲200多項發明專利,擁有輪轂電機機體設計、分布式控制系統、電機控制器和橋總成等6大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起多個應用平臺。他們開發的第三代輪轂電機技術,作為高能效、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交通解決方案,早在8年前就已應用于歐洲8個國家的大巴、公交車、物流車和重卡上,并實現了量產。
呂超坦言,通過這次并購,天海獲得了一家擁有直接驅動的輪轂電機整體解決方案(包括輔助動力傳動系統和車輛控制裝置)的創新型企業,得到了一支在輪轂電機和電動汽車傳動領域極具創新能力的團隊,一組研發成功有待量產的優質產品,一批頗具價值的科技發明專利,一套行業領先的工程及研發知識體系,一個方興未艾的應用市場。他堅信,中國新能源汽車,必將以此次并購帶來的輪轂電機技術及其產業化,開始全面換擋提速,迎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深度變革的新時代。
天海要做到輪轂電機研制全球第一
“天海收購e-Traction公司之后,有能力做到輪轂電機研制全球第一”。呂超對此信心滿滿。
荷蘭要在2025年全部禁止生產銷售柴油車和汽油車;德國到2030年,干脆不允許傳統內燃機汽車上路。《中國制造2025》,尤其是最近出臺的《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輪轂電機技術已被列入重點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并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可以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項目之一。呂超認為,這一切均在表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為未來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取代內燃機汽車只是時間問題,其勢銳不可當。作為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終極解決方案的輪轂電機技術,也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利好,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配套市場贏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遇。
“致力于人類急需解決的問題領域,是天海的愿景”。呂超說,經過20多年的能力建設,天海已具備了國際化能力、產品研發能力、自主創新能力、行動和執行的能力,構建起高端創新平臺和先進技術交流平臺,其基因也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他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為了解決人類急需的問題,盡快做到輪轂電機研制全球第一,天海在并購e-Traction公司之前,就已斥資6億元,在湖北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泰特機電有限公司,著手打造世界一流的輪轂電機制造基地。天海完成對e-Traction公司并購之后,通過整合美國Protean乘用車輪轂電機技術,進一步強化了荷蘭公司作為輪轂電機技術全球研發的中心地位,并在上海國際汽車城創新港成立了“泰特上海研發中心”,負責本土化的應用研發及市場營銷推廣。
“一定要把泰特機電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輪轂電機供應商”。呂超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以“讓汽車越來越簡單”為愿景、把“成為全球輪轂電機領先者”為目標的泰特機電公司,現已將“2017年底實現量產、2018年完成2萬套”定為一期目標。他還透露,輪轂電機實現國產化和規模化之后,成本即可降低70%以上。手握“高新+薄利”這把殺手锏,泰特機電麾下的輪轂電機,將首先占領國內公交車、物流車等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其次向農機、工業、高鐵等領域擴大市場份額,繼而大踏步進軍歐美市場。
敢于顛覆自己才能講好中國故事
在“開啟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轂電機產業化時代暨湖北泰特機電有限公司全資收購荷蘭e-Traction公司”新聞發布會研討環節,與會嘉賓認為,輪轂電機對傳動行業是革命性的。中國的企業要想在顛覆性技術面前不被顛覆,就要像呂超那樣敢于顛覆自己,用顛覆性技術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副會長、自主汽車協會會長李慶文:
這個會議,我認為是中國汽車產業一個里程碑式的會議。
首先,它開啟了中國和歐洲經濟技術合作的一個新領域,一個新模式,一個新階段。
其次,它在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它標志著中國電動汽車研制領域,輪轂電機已站在世界的技術前沿。
我作為一個旁觀者也作為一定程度的參與者,確實感覺到天海的這次并購是個奇跡。隨著這個項目的產業化,未來輪轂電機技術的制高點和產業規模都將在中國誕生,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在今天這個時代,在今天這樣一個歷史時刻,我們中國的汽車產業將擺脫上個世紀或者這個世紀之初的窘態。我們將成為世界汽車產業的火車頭、引領者。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今后汽車世界的創新成果都將在中國應用或者在中國誕生,泰特機電就是未來引領電動汽車核心部件的一家公司。
中國汽車創新的核心動力一定是企業家。將荷蘭e-Traction公司的輪轂電機技術變成中國企業自主的一個高端技術前沿項目,離不開資本、技術、市場、環境等因素的配合,但起到關鍵作用的還是企業家的核心推動。
天海同步集團董事長呂超,就是一位有魄力的企業家,有自己獨特理念的企業家,有自己遠大追求的企業家,也是敢于顛覆自己的企業家。天海同步集團本身就是做變速箱的,他現在的項目既是顛覆別的企業,也是顛覆自己。
我們要不忘初心。企業家不忘初心,就是首先要考慮企業的生存問題,這才是非常務實、非常真實的。
第一,任何創新首先是為了生存,為了生存而創新。我覺得以色列人就是為了生存而創新。為了生存,以色列人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創造出源源不斷的技術成果和像牛奶一樣的財富。
第二,今天的競爭是戰略競爭。不管你的眼光能不能看到未來,自己生存在先,然后才是戰略。
第三,我們要變成世界領先的零部件企業,關鍵也在創新。我國有這么多零部件企業,真正在世界上做到技術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多少家?我覺得中國汽車制造領域的每個人都應該思考,每個人都應該回答,每個人都要解決它。我們這樣一個汽車產銷大國,如果在關鍵零部件上沒有一大批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企業,就有愧于這樣一個汽車大國的地位,有愧于國家給我們這樣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有愧于中國的汽車時代。
我要再次呼吁,國內整車企業都要支持具有突破性和顛覆性技術的配套,這樣才有助于自主品牌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